2018-05-03
传统的临床药物进入体内后,输送路线很难被检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释放及其靶向效果也难以评判。纳米技术有望解决上述传统药物制剂的缺陷,特别是“可视化引导纳米药物研究”具有更加实际的临床意义。
威斯尼斯人0907官方网站常津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纳米生物技术在肿瘤等重大疾病诊疗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日前,该团队在“可视化引导纳米药物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在纳米技术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一区,影响因子13.932)接连发表5篇代表性文章。
近红外光触发的上转换光遗传纳米系统用于癌症治疗
(Near-Infrared Light Triggered Upconversion Optogenetic Nanosystem for Cancer Therapy)
将荧光成像技术与光遗传治疗技术相结合,科研人员构建出一种多功能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并对其相关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合成制备的多功能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成功地将能穿透深部组织的近红外光转换成局部蓝光,进而激活细胞内布控的光感蛋白,实现了控制蛋白的多靶点亚细胞定位和癌症治疗,为微创光遗传学技术在体内的实施拓展了新思路。
近红外发射的硫铟铜/硫化锌量子点:具有荧光-光声双重成像功能的纳米诊疗一体化系统(Near-Infrared Emission CuInS/ZnS Quantum Dots: All-in-One Theranostic Nanomedicines with Intrinsic Fluorescence/Photoacoustic Imaging for Tumor Phototherapy)
将光声成像技术与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科研团队构建出用于光热治疗用的硫铟铜/硫化锌(CuInS/ZnS)新型纳米颗粒,并对其相关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660纳米的激光照射下,硫铟铜/硫化锌(CuInS/ZnS)纳米颗粒同时具有固有的光热效应和光动力效应,从而获得了高度的抗肿瘤治疗效果。硫铟铜/硫化锌(CuInS/ZnS)量子点作为“一体化”多功能纳米治疗剂,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并通过影像技术非侵入性地监测肿瘤部位,因此具有作为精确诊断的纳米药物的潜力。
蛋白矿化钆掺杂硫化铜纳米诊疗制剂用于光声/磁共振双重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Albumin-Bioinspired Gd:CuS Nanotheranostic Agent for In Vivo Photoacoustic/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Guided Tumor-Targeted Photothermal Therapy)
这篇论文探索利用蛋白质矿化技术,将光声成像与MRI成像相结合,构建用于光热治疗用的钆掺杂硫化铜(Gd:CuS)新型纳米颗粒,并对其相关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在生物体体内实验中,科研人员以SK-OV-3肿瘤耐受鼠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钆掺杂硫化铜(Gd:CuS)新型纳米颗粒具有优良的光声和MRI成像效果,并在光热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可视化引导作用。
调控纳米金颗粒尺寸优化其CT成像及放疗性能
(Size-Tuning Ionization To Optimize Gold Nanoparticles for Simultaneous Enhanced CT Imaging and Radiotherapy)
将CT成像技术与放疗增敏技术相结合,科研人员构建出系列金纳米粒子,并对其相关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测试。体内研究进一步表明,与临床使用的小分子药物相比,这种金纳米颗粒(AuNPs)在体内具有更长的循环时间,增加了其在肿瘤位点上的有效累积,从而达到了其在活体小鼠中的肿瘤的实时CT成像和放疗增敏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经过特殊设计的金纳米颗粒(AuNPs)作为多功能的辅助剂,在X射线临床治疗的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
铜64标记的硫铟铜/硫化锌量子点PET及光学成像:用于改进放射化学稳定性和可控Cerenkov发光
(Intrinsically radioactive [64Cu]CuInS/ZnS quantum dots for PET and optical imaging: improved radiochemical stability and controllable Cerenkov luminescence)
文章中提到,科研人员首次探索将PET成像技术与光学成像技术相结合,构建了铜64标记的硫铟铜/硫化锌([64Cu]CuInS/ZnS)量子点,并对其相关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该核壳纳米颗粒同时具有优异的PET成像和光学成像性能,在后续的U87MG小鼠移植瘤模型中,我们也观测到了该颗粒具有很高的肿瘤摄取率(10.8% ID/g)。这种颗粒为PET可视化引导纳米药物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